壓電效應:某些電介質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變形時,其內部會產生極化現象,同時在它的兩個相對表面上出現正負相反的電荷。當外力去掉后,它又會恢復到不帶電的狀態,這種現象稱為正壓電效應。當作用力的方向改變時,電荷的極性也隨之改變。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正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的區別以及正壓電效應和負壓電效應的區別。
1.正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的區別
正壓電效應是指由于形變而產生電極化的現象。當對壓電材料施以物理壓力時,材料體內之電偶極矩會因壓縮而變短,此時壓電材料為抵抗這變化會在材料相對的表面上產生等量正負電荷,以保持原狀。
逆壓電效應是指當在電介質的極化方向施加電場,這些電介質就在一定方向上產生機械變形或機械壓力,當外加電場撤去時,這些變形或應力也隨之消失。逆壓電效應就是由電場來控制物體的形變,當壓電體上下兩端接好電線并且施加電壓時,就會使物體沿著電場的方向伸長或是縮短。
正壓電效應原當晶體受到某固定方向外力的作用時會發生形變,晶體的兩個受力面上會產生符號相反的電荷,形變方向相反時,電荷的極性也隨之改變,當外力撤去后,晶體又恢復到不帶電的狀態,此過程可以理解為晶體材料接收到超聲波的壓力將其轉化為電信號,是接收超聲波的過程。
逆壓電效原理是應當在壓電材料表面施加電場(電壓),因電場作用壓電材料會沿電場方向伸長或收縮,該過程可以理解為晶體材料收到電流激發而振動,振動的頻率大于20KHz,是發送超聲波的過程,是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
2.正壓電效應和負壓電效應的區別
當對壓電材料施以物理壓力時,材料體內之電偶極矩會因壓縮而變短,此時壓電材料為抵抗這變化會在材料相對的表面上產生等量正負電荷,以保持原狀。這種由于形變而產生電極化的現象稱為“正壓電效應”。正壓電效應實質上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當在電介質極化方向施加電場,引起晶體機械變形的現象,稱為負壓電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