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化浪潮除了在汽車產業掀起革命外,同時也開始在自行車、滑板車等微型交通工具領域發酵。然而,從早年一度流行的Hoverboard,到如今的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這類以電池跟馬達提供主要或輔助動力的微型交通工具,在缺乏強制性安全法規把關的情況下,品質良秀不齊的情況十分嚴重,更已在歐美等地引發過多起火警事故,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為此,美國紐約市政府日前打響第一槍,將對電動自行車跟電動滑板車進行強制性安全檢測,惟有通過驗證的產品才能在紐約市銷售或出租。中國臺灣許多自行車品牌或代工廠,也正在全力發展電輔自行車這類新產品,面對即將到來的強制性安規檢測要求,必須及早做出準備。
為保障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電動自行車必須強制通過安全驗證方可上市,只是時間問題
紐約市議會日前通過663-A法案,要求以下微型交通工具必須經由認可的測試實驗室進行認證的法規,包含UL 2849、UL 2272與UL 2271。其中,UL 2849,是針對在紐約市經銷、銷售或租賃的任何供電自行車的電氣系統的電動自行車(e-Bike)電氣系統標準;UL 2272則是針對所有供電行動設備包括在紐約市經銷、銷售或租賃的電動滑板車(e-scooters)的個人電動交通載具的電氣系統標準。最后,UL 2271是針對在紐約市經銷、銷售或租賃的供電自行車或行動設備的任何蓄電池,用于輕型電動車的電池標準。
UL消費醫療暨資訊科技事業部工程經理施智明指出,之所以透過法律手段強制要求電動自行車等產品必須取得安全驗證,跟這類電動微型交通工具屢屢引發嚴重安全事故有關。就在2023年3月5日,紐約市消防局(FDNY)公告,由鋰離子電池供電的電動自行車,在布朗克斯地區引起了五級大火,造成至少七人受傷。單就2022年,紐約市消防局處理 200 多起微型交通相關火災,其中造成六人死亡。這些事故并不限于紐約。在2021~2022年間,美國消費性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收到來自39州的報告,回報至少 208 起火災或過熱事件,造成19人死亡。因此,業界普遍認為,紐約市政府的作法將產生示范作用。未來銷往歐美市場的電動自行車,必須全面通過強制性安規測試,只是時間的問題。
因此,施智明建議,中國臺灣已經投入電動自行車產品領域的業者,應提前做好準備,并要求自身的供應鏈成員,如馬達、控制器、電池組供應商,必須先為其提供的零部件取得安全驗證,如此一來,整車製造商就有機會只需對最終產品進行整車驗證。重要零部件的供應商為強化自身的競爭力,也應該早日為自身的產品取得安全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