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5G基站從廣覆蓋發展到走深向實,微波方案為5G網絡和寬帶網絡快速開通,提供了一種低成本且有效的手段,與光纖移動回傳互補,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度。
那么,在5G回傳技術選擇上,相較于光纖,微波有哪些優勢?行業領導者華為的微波解決方案有何新特征,將如何應對5.5G的演進需求?中國開放E-Band頻譜,對行業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近日舉辦的華為分析師大會2023會后,筆者對話了華為微波產品線副總裁曾創,就微波技術特征、華為微波市場發展、未來如何演進以及E-band商用實踐等相關話題進行了深刻探討。
上述疑問的答案,都將在這場高密度知識點的談話中找到。
01、5G部署驅動微波移動回傳市場持續增長
5G深化,網絡為基。今年是5G建設的第五年,全球5G雖然進度不同,但都在加速發展。其中,我國5G基站建設走向進一步的深度覆蓋。根據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264萬個。
微波已成為全球5G回傳全場景主力方案。中國光纖豐富,但隨著5G基站建設走深向實,在一些偏遠山區、江河湖海以及城市里的特殊場景,傳統光纖方案面臨光纖資源短缺、部署時間緊、成本高等挑戰。
不斷創新的微波技術,以其遠距離、大容量、部署快捷、抗損強、低成本等特點,成了5G時代破解光纖束縛、實現基站回傳的一大利器,助力5G網絡快速部署。
我們欣喜地看到,微波傳輸在全球移動回傳市場中占據半壁江山的位置。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ell'Oro Group報告指出,2021年-2025年,預計包括光纖/銅纜和無線系統在內的移動回傳傳輸市場收入將達250億美元,其中微波傳輸市場累計收入預計將超160億美元。
與此同時,5G也將成為微波傳輸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預計到2025年67%的移動回傳傳輸收入和近一半的微波傳輸收入將來自5G網絡回傳部署。
從網絡部署情況來看,目前全球有149張網絡部署了具備5G回傳能力的華為微波。在其中,華為基于自身領先的無線和傳輸技術,為業界持續貢獻創新的微波傳輸解決方案,取得優異的市場成績。
談及華為微波具體市場表現,曾創介紹,華為微波一是借助于新微波戰略機會,在歐洲增長勢頭不錯;二是在兩非區域微波升級較快,今年上半年微波同比增長20%以上;三是在拉美市場歷經疫情頭兩年小幅下滑,去年迎來市場反彈,這一趨勢有望持續3-4年。
02、以“MAGICS”引領飛躍,超寬頻多通道成必由之路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5G時代向微波拋來的“橄欖枝”,華為如何趁勢而上?據曾創分享,華為在5G起步之時就發現,微波市場不止當前空間,今年華為將重點發力25GE平臺,以獲得橫向的市場份額提升和垂直的單站價值做厚。
面對2025年的5.5G部署需求,隨著容量10倍增長和實時業務帶來的新需求,業界提出疑問,??什么才是微波未來的需求?對此,華為總結了?六大趨勢——簡稱MAGICS,曾創向筆者進行了細致分享。
具體來說,趨勢一:25GE到站將成為下一代微波必備能力;趨勢二:不斷增加E-Band的傳輸距離;趨勢三:提升超密部署能力緩解頻譜資源緊缺;趨勢四:滿足要求具備確定性時延的5.5G實時應用;趨勢五:向更綠色、更自動化的未來演進;趨勢六:網絡平滑演進保障運營商投資。
這一宏大而又面向未來的MAGICS核心理念,需要哪些關鍵能力支撐???
首先,華為將圍繞E-Band持續創新,帶來最高達到50Gbps空口的能力;
其次,?全頻段走向多T多R,包括微波常規頻段和E-Band,通過極簡架構實現大容量;
再次,為了支持全頻段面向未來的平滑演進,業界需要全新統一架構;
最后,?業界需要智能化??管理平臺,支撐運營商大幅度通過智能化和綠色節約OPEX。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MWC2023發布MAGICSwave微波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基于城區大容量、城郊長距離等微波典型應用場景,以全頻段新2T、真寬頻、超長距、超高集成度統一平臺等技術創新,助力運營商5G高效承載。
03、中國區開放E-Band,帶給產業巨大機遇
從華為對微波行業的思考不難看出,作為移動回傳的重要技術,微波技術將極大促進5G網絡后續部署和演進。就現狀而言,目前傳統頻段微波(6-42GHz)頻譜資源日趨緊張,且帶寬容量有限,難以滿足5G時代超大帶寬的回傳需求。而E-Band微波(80GHz)憑借其頻帶資源豐富、傳輸容量大等優勢,可在5G時代幫助運營商應對大容量回傳業務。
E-Band作為高頻,現在在全球發展情況如何?據了解,E-Band在全球90多個國家發放了頻譜,且價格一般遠低于常規頻段,有些國家幾乎免費,這為運營商充分利用該頻段快速建立大帶寬回傳鏈路提供非常好的產業政策。
“E-Band為什么在國際市場得到蓬勃發展,因為它能提供10倍帶寬,但全球E-band平均資費只有傳統常規頻段的1/10,這么高的性價比確實很吸引人?!痹鴦撛u價道。
另據曾創介紹,E-Band過去兩年的復合增長率約20%,未來仍將保持該增長率,預計2026年,E-Band發貨量會占微波總發貨量40%—50%。
“領先一步是優勢,領先好幾步就是劣勢?!?/strong>曾創這一形象比喻讓筆者印象深刻,不止E-Band,其實任何先進技術要轉化為大規模商用,都需要找準市場時機,而當下5G的深度部署必將激發E-Band的大規模應用。
同時,E-Band技術也需要持續演進,以算法老舊導致帶寬沒有充分利用舉例?!艾F在E-Band算法比較老,同樣帶寬2000MHz能夠提供10Gbit/s,但其實還有20%—30%潛力可以挖掘,通過華為優化算法,同樣頻譜帶寬可以提高到12.5Gbit/s甚至13Gbit/s帶寬?!痹鴦撗a充道。
我們關注到,近日工信部發文調整E波段的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將高達10GHz的帶寬規劃用于微波通信,更好滿足5G基站等高容量信息傳輸(微波回傳)場景需求。
隨著工信部重視和中國區開放E-Band,這充分證明E-Band對5G泛在的重要性,在光纖不可達場景下,E-Band將助力5G無處不在。與此同時,中國區開放E-Band也將對E-Band產業鏈發展、技術進步、更多行業應用及進一步對全球移動產業發展發揮至關重要作用。
具體來說,一方面,E-Band會加速中國區5G的廣覆蓋,并加深垂直行業對5G向下的滲透能力,加快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E-Band將幫助運營商簡化對回傳技術的獲取難度,幫運營商拓展更多場景,創造更多的收入。
過去一年,國內對E-Band的商用逐漸增多。在雄安新區建設中,國內運營商歷時7個月的E波段微波通信試點工作取得了優秀成果,今年3月全國首張E波段高容量微波使用執照發出,為我國微波技術研發、測試及應用提供模板。
筆者觀察:推動微波通信產業高質量發展
通過本次對話,相信大家對微波技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與此同時,我們看到華為正在積極探索,以持續技術和產品創新引導微波行業走進大眾視野,取得了不錯的市場認可度。
不僅如此,華為還面向5.5G時代需求,定義下一代微波的未來,堪稱微波行業的領頭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5G東風的使能之下,微波憑借其簡化的解決方案和大容量、遠距離、低時延等卓越性能正贏得全球運營商的信任。
面向未來,筆者希望有更多的產業伙伴加入微波研究創新中,加快全球5G快速部署,為用戶帶來更加卓越的用戶體驗。